Tag: 观测经历

  • 光学与近红外观测中dither的重要性

    ( 随着设备和技术的进步,在观测过程中,经常需要采用一些经过特殊设计的步骤来优化观测结果。Dither, 顾名思义,抖动模式, 则是光学和近红外成像观测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 下文安芳霞同学为我们简略的介绍一些和 Dither技术相关的原理和技巧。) 作者: 安芳霞 单位: 紫金山天文台

  • MMT 1月29日和2月24日观测经历

    1月29日失败的观测经历,2月24日排查故障吸取的教训和经验   MMT跟大家都很相关,主要是时间是对国内开放的,大家都可以申请,而且申请的难度要小于美国普通学校申请的难度。MMT每年通过美国国家光学天文台(NOAO)向全美开放10%的时间,竞争非常激烈(其他时间Arizona和Harvard平分)。而目前中国,做观测人的数量可能也就是几十个人(在美国差不多相当于一个很大的天文系拥有的天文学家数量),每年通过Arizona申请时间,也有差不多两个星期左右(~5%),所以中国地面望远镜的人均资源目前应该是超过美国绝大多数普通学校的(除了MMT, 还有Polamar, Magellan, CTIO等)。当然,国内目前懂观测的人数较少也意味着国内这方面发展前景广阔,要有信心。MMT可以常看到国内的研究生,两个月前跟科大王挺贵组的一个研究生杨臣威同学一起观测,通过交流,还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观测的经验(他多次在云南2.4米观测),也学到了不少好的工作习惯和science的idea. 更加强了几个月前在astroleaks上面曾经表示的,国内单兵作战水平很好。但主要的问题就是老板各自占山头,每个人可能都懂很多,但却不能组合起来干点儿大事。再次想得吧得吧,就是中国第一也没什么好高兴的,工作跟美帝欧洲日本比,大工作还是偏少。在人类对宇宙认识上的贡献,国内的目标应该并且必须是超过美帝,对手根本就不是国内的同事。不过感觉我们这一代的天文天体物理的学生一大批都是率真直爽,思想活跃,敢说敢做,大家当老板的时候应该还能够精诚团结,一心为人民服务,俯首甘为孺子牛。

  • 智利Magellan三天的观测经历

    2011年8月16-20日,我有机会和老板和师兄到Magellan观测三天,时间是组里师兄边福彦申请下来的,感谢组里带上我。仪器是FIRE,很不凑巧的是我们到的三天天气都很差,几乎没有观测,只在第一个晚上观测了一些备用亮源(一次观测应该准备主要的源,和备用的源。往往主要的源都是high-z source,很暗,所以一般准备备用的亮源对付薄云或seeing差的情况)。由于天气差,基本上science没有太多收获,但是也学到了怎样操作望远镜,在老板的指导下了解了Magellan上面的三个仪器,也算收获颇丰。下面就把学到的东西列在下面,也算是给大家介绍一下Magellan望远镜,让大家有个概念。由于中国一年貌似有三个晚上的Magellan时间,FIRE又是Magellan上面非常重要的一个仪器,所以这些东西还是跟大家都相关的,说不定你哪天就拿到时间了,到时候也可就具体问题进行交流。

  • TAP(Telescope Access Program)介绍

    天文仪器,以及观测申请,都是天文研究中很重要的一环. 对做观测的研究生来说, 从学生阶段开始设计研究论题,到观测申请,到亲身观测,数据处理分析,一直到完成论文,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本文从一个博士生的角度,介绍了 Telescope Access Program (TAP)项目, 以及此项目涉及的一些望远镜仪器的相关介绍. 我们预祝她的申请能顺利拿到时间并且观测顺利.

  • 在APEX 的观测经历 — (2) 测量和校准

    Zhiyu同学远赴大不列颠开会,由我来代发这篇;另外,Chentao同学升级了我们网站的LaTeX支持,目前有了很大的提高,详情请见“投稿须知”部分。 首先解答上期问题的答案:视频中的望远镜正在使用LABOCA (辐射热计)使用螺旋线扫描成图(Raster Spiral mapping) 的模式进行连续谱观测. 本文主要集中于观测总结,重点介绍如何使用射电单镜采用位置调试模式进行测量所使用的较为标准的步骤,特别是各种校准过程. 希望能对大家的观测有些帮助. 我这里抛砖引玉, 也希望有使用其他望远镜观测(特别是光学,使用过兴隆2米镜子的人不在少数, 还有使用过青海站OTF模式观测过的同学应该也有很多了.)的同学们能够分享自己的观测经验. 编辑整理:紫金山天文台/MPIfR 张智昱